第一百四十章三家围剿上
第一百四十章三家围剿上
第一百四十章三家围剿(上)
三家围剿的消息,来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。
赫连恒率军攻打枞坂的事,只要真正交上手,必定是不可能瞒着天下人的。可他们没想到的是,怎么消息传得这样快,这才攻破枞坂的第四日,那三家却已经整合好了势力,要对御泉下手了。
赫连恒不在,这着实是再好不过的机会。
自从尉迟岚身死,皇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便只剩下赫连;只是不知道他究竟开出了什么条件,才会让尉迟与司马心甘情愿的一同出兵讨伐。
宗锦带他刚确认的消息去找赫连恒时,还没进门便听见了罗之子的推测:“莫不是乐正舜早就和皇甫有所勾连?”
“倘若真是,皇甫应该更早就得到消息了才对,”北堂列冷静分析道,“商州和晏州都与御泉接壤,尉迟和皇甫想整合兵马恐怕也就是一日半日的功夫。”
“……他是在求快求稳,”赫连恒说,“所以才和尉迟联手。”
听着这些话,宗锦愣了愣才进门:“你们在说什么?”
殿内除了北堂列之外,其他的人多多少少还是对宗锦有所防备;或者也不止是防备,而是觉得他一个爱宠,不该听这些军机要务。
众人倏然闭了嘴,只有赫连恒草对他颔首,用眼神在与他说“现在多有不便”。
——他去找景昭对谈,赫连恒是知道的。
——这眼神的意思,便是要他先将内鬼的事放一边,目下有更要紧的事要处理。
宗锦会意地点头,皱起眉走进了男人。
“他并非外人,”赫连恒一边将手里的书帛递向他,一边对诸人道,“接着说。”
北堂列最是配合:“若真如主上所判断,想必临时集结起的人马也不会超过五万。”
“可御泉全境,才不过一万五千军。”最熟悉御泉事物的袁仁道,“还有四千人受我调派来了枞坂……”
“自从司马和尉迟联姻之后,西边同气连枝,对我们而言是个大问题。”罗子之接话道。
那书帛写的很是简略——三家都有动作,御泉边境出现大量的探子。
宗锦读完,便看向赫连恒:“你打算怎么做?”
“现下便是在商议,怎么做。”赫连恒平静道,“皇甫淳此人,心机颇深,不会轻易出击;既然是要动手,定是有万全的把握。”
“同感,”赫连禅点头,“那也就是,西边可能要全军出动了?皇甫家有五万精锐,司马家三万余人……还有尉迟,尉迟家的六万人……这可是半个呈延国的兵力。”
“尉迟家没有六万人。”宗锦冷声纠正他,“自从……尉迟岚死后,不服尉迟崇的大有人在。据我推测,尉迟家如今衷心于尉迟崇的,不到三万。剩余的人马自然会追随分家的长辈,现下尉迟已经不是上下一心,贸然出兵攻打御泉,定然有人不服。”
他不仅将尉迟家内部的事说得详细,还说得相当肯定。这叫其他几个将领都有些不信,一个个看着他,眼神复杂。
只有赫连禅,直来直去道:“你如何知晓尉迟家的事,倘若跟你说的不同,十几万人压境,我们怎么打?”
“若真是三家齐心协力,”宗锦不客气地反问回去,“那你们在这儿商量计谋又有什么用?敌人倍于赫连,赫连怎么守?”
“宗锦说的没错,三家各有各的盘算,不可能突然同心同德。”北堂列道,“但究竟能派多少人出来,不好说。”
众人正就三家围剿之事商量着,忽地从后堂急急走出来个人影。
宗锦余光扫到那身影,下意识地往赫连恒身边靠近了些,还以为是又有刺客;可很快他们便看清楚了,来人正是影子中的一个。
影子仍然是一身黑色,斗篷覆面,匆忙在赫连恒身边站定,作揖道:“启禀主上,皇甫淳布告天下,称赫连残杀平民,放火烧地,为一己私欲害枞坂死伤无数,人人得而诛之……”
赫连恒勾起嘴角,冷笑道:“原来是这名目。”
“……皇甫淳还是那么无耻,”宗锦骂道,“枞坂如何关他什么事,轮得到他在那儿指摘?”
“我们与皇甫,迟早有一场恶战,”赫连恒没有应他的话,而是环顾诸人,认真道,“只不过是来得早还是来得晚罢了;既然摸不清楚三家到底有多少兵力,那便不管了。北堂、子之和宁差随我回去,禅儿和袁仁,你二人留下。”
“留下?为何?!”赫连禅诧异道,“既是要和皇甫作战,怎可少了我?”
“因为枞坂之后,便归你统辖了。”赫连恒道,“袁仁负责帮衬你,你二人且把枞坂治理好,其他的事我自有安排。”
“可是……”
“没什么可是,这是命令。”赫连恒道,“除了他二人麾下的人马,其他人即刻整备,两个时辰后出发。北堂去通知全军。”
“是!”
“等等,”宗锦忽地说,“我们不必怕……”
然而赫连恒却无视了他的话,甚至没叫他说完,直接道:“都退下吧。”“赫连恒……”
宗锦说什么,其他人当然是不会当回事的。唯独北堂列好似想听听他有何办法,可又不便开口,离开前还望了眼宗锦,往后才无奈地瘪瘪嘴,跟随其他人一并离开。
待到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,连影子都消失,赫连恒才突兀地拉住他的手腕:“随我来。”
“哈……”
他云里雾里地被赫连恒拉到了侧面的暖阁中,坐榻和小几上竟放着食盒。赫连恒带着他坐下,接着便打开了食盒,将里头的东西拿了出来。
那里头是个瓷盅,赫连恒刚揭开,一股浓郁的香味便冒了出来。
宗锦看看瓷盅,又看看赫连恒,不可置信道:“都三家出兵围剿你了,你还有心情叫我来吃东西?”
“怎么他们出兵,我们便不用再吃喝了?”赫连恒随意地说着,又从食盒里拿出碗和汤匙,神情平淡地盛了一碗出来,“这是枞坂的特色,白果鸡。”
“……”
“尝尝。”
“不是,赫连恒,我有正事同你说。”
“尝尝,”男人道,“边吃边说。”
昨夜宗锦就没吃什么,又和赫连恒折腾了半宿;睡到天才见亮,便出了景昭行刺之事……他是满心记挂着这些大事,忘了累忘了饿。如今嗅到这香气,他立时便觉着前胸贴后背,再怎么想谈正事,也忍不住食指大动。他再望了眼食盒内,里头空了:“你不喝?”
“你来之前尝过了,”赫连恒道,“觉得不错,才想叫你也尝尝。”
“哦……”
男人都这么说了,宗锦也不再推辞,当真端起碗尝了口里头的汤。温度刚刚好,还热着却并不烫嘴;被熬出香甜滋味的老母鸡和白果独有的轻微涩苦结合在一起,恰到好处地将腻味冲散。他连喝了两口,就觉得胃都暖和了起来,舒服得不行:“是不错……”
“你是有景昭的事与我说。”
“嗯对,景昭的事……也不止是景昭的事。”宗锦边吃边道,“我看你一点都不担心皇甫的动作。”
“担心自然是有些担心的,”赫连恒垂眼看他吃东西的模样,话说得很轻,像是怕会搅扰了这一刻的安宁,“只是担心无用,该来的总会来。”
这白果鸡的滋味着实不错,宗锦埋头吃着,丝毫没注意到赫连恒注视着他。
“我有一计,可让三家围剿不攻自破。”他说,“不过也没有十成十的把握,只能说……八成能行。”
“说说。”
“小崇他胆子小,没主见,从小便是这样;三家围剿的事,定然是皇甫牵头,司马太芙觉得可行,便让他这么做的。刚才话我并未说明,你还记得此前在久隆吗?虽说以前我的旧部都跟了洛辰欢,但还是有人认为洛辰欢一个外姓人,不配有这么大的权利。”
他说到这儿顿了顿,再端起碗一口将汤喝干净:“再来一碗。”
“嗯。”男人便真依言伺候他,一勺一勺替他再盛满。
宗锦自己都未发现,他从前是不喜欢人伺候的,目下看着男人替他盛汤,他竟然觉得很惬意。
不是被人伺候的惬意,而是另一种,说不清道不明的惬意。
“简单来说,尉迟内部分裂,一派以小崇为首,和司马亲近;一派忠于洛辰欢,和皇甫亲近。但生杀大权到底还是在小崇手里,不然尉迟家的长辈也是不会啃的。”
“确实,”男人将新盛好的汤放在他面前,“尉迟到底是大家,即便是想从内部蚕食,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。”
“嗯,所以,只要小崇心生疑虑,尉迟家便要撤兵。”宗锦接着道,“司马离御泉千里远,即便是派兵,如今也正在路上。”
“你的意思是?”
“你修书一封,给我那个没用的弟弟。”宗锦道,“便说‘尉迟府东南角桂花树,久隆文庙正东,另有三’,这样。”
“这是何意?”
“你照我说的做就行。”宗锦道,“然后就是景昭的事。”
“你说便是。”
宗锦忽地放下了手中的汤匙,抬眼看他,目光炙热而认真:“若是我求你,饶他一命,你同不同意?”
“即便我饶他一命,他也不可能再待在赫连四城之内了。”
“那,他戴罪立功呢?”
“此话怎讲。”
宗锦的眼神暗了暗:“我已经知道内鬼是谁了。但这是景昭透露给我的,若你答应既往不咎,我便告诉你。”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
第一百四十章三家围剿(上)
三家围剿的消息,来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。
赫连恒率军攻打枞坂的事,只要真正交上手,必定是不可能瞒着天下人的。可他们没想到的是,怎么消息传得这样快,这才攻破枞坂的第四日,那三家却已经整合好了势力,要对御泉下手了。
赫连恒不在,这着实是再好不过的机会。
自从尉迟岚身死,皇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便只剩下赫连;只是不知道他究竟开出了什么条件,才会让尉迟与司马心甘情愿的一同出兵讨伐。
宗锦带他刚确认的消息去找赫连恒时,还没进门便听见了罗之子的推测:“莫不是乐正舜早就和皇甫有所勾连?”
“倘若真是,皇甫应该更早就得到消息了才对,”北堂列冷静分析道,“商州和晏州都与御泉接壤,尉迟和皇甫想整合兵马恐怕也就是一日半日的功夫。”
“……他是在求快求稳,”赫连恒说,“所以才和尉迟联手。”
听着这些话,宗锦愣了愣才进门:“你们在说什么?”
殿内除了北堂列之外,其他的人多多少少还是对宗锦有所防备;或者也不止是防备,而是觉得他一个爱宠,不该听这些军机要务。
众人倏然闭了嘴,只有赫连恒草对他颔首,用眼神在与他说“现在多有不便”。
——他去找景昭对谈,赫连恒是知道的。
——这眼神的意思,便是要他先将内鬼的事放一边,目下有更要紧的事要处理。
宗锦会意地点头,皱起眉走进了男人。
“他并非外人,”赫连恒一边将手里的书帛递向他,一边对诸人道,“接着说。”
北堂列最是配合:“若真如主上所判断,想必临时集结起的人马也不会超过五万。”
“可御泉全境,才不过一万五千军。”最熟悉御泉事物的袁仁道,“还有四千人受我调派来了枞坂……”
“自从司马和尉迟联姻之后,西边同气连枝,对我们而言是个大问题。”罗子之接话道。
那书帛写的很是简略——三家都有动作,御泉边境出现大量的探子。
宗锦读完,便看向赫连恒:“你打算怎么做?”
“现下便是在商议,怎么做。”赫连恒平静道,“皇甫淳此人,心机颇深,不会轻易出击;既然是要动手,定是有万全的把握。”
“同感,”赫连禅点头,“那也就是,西边可能要全军出动了?皇甫家有五万精锐,司马家三万余人……还有尉迟,尉迟家的六万人……这可是半个呈延国的兵力。”
“尉迟家没有六万人。”宗锦冷声纠正他,“自从……尉迟岚死后,不服尉迟崇的大有人在。据我推测,尉迟家如今衷心于尉迟崇的,不到三万。剩余的人马自然会追随分家的长辈,现下尉迟已经不是上下一心,贸然出兵攻打御泉,定然有人不服。”
他不仅将尉迟家内部的事说得详细,还说得相当肯定。这叫其他几个将领都有些不信,一个个看着他,眼神复杂。
只有赫连禅,直来直去道:“你如何知晓尉迟家的事,倘若跟你说的不同,十几万人压境,我们怎么打?”
“若真是三家齐心协力,”宗锦不客气地反问回去,“那你们在这儿商量计谋又有什么用?敌人倍于赫连,赫连怎么守?”
“宗锦说的没错,三家各有各的盘算,不可能突然同心同德。”北堂列道,“但究竟能派多少人出来,不好说。”
众人正就三家围剿之事商量着,忽地从后堂急急走出来个人影。
宗锦余光扫到那身影,下意识地往赫连恒身边靠近了些,还以为是又有刺客;可很快他们便看清楚了,来人正是影子中的一个。
影子仍然是一身黑色,斗篷覆面,匆忙在赫连恒身边站定,作揖道:“启禀主上,皇甫淳布告天下,称赫连残杀平民,放火烧地,为一己私欲害枞坂死伤无数,人人得而诛之……”
赫连恒勾起嘴角,冷笑道:“原来是这名目。”
“……皇甫淳还是那么无耻,”宗锦骂道,“枞坂如何关他什么事,轮得到他在那儿指摘?”
“我们与皇甫,迟早有一场恶战,”赫连恒没有应他的话,而是环顾诸人,认真道,“只不过是来得早还是来得晚罢了;既然摸不清楚三家到底有多少兵力,那便不管了。北堂、子之和宁差随我回去,禅儿和袁仁,你二人留下。”
“留下?为何?!”赫连禅诧异道,“既是要和皇甫作战,怎可少了我?”
“因为枞坂之后,便归你统辖了。”赫连恒道,“袁仁负责帮衬你,你二人且把枞坂治理好,其他的事我自有安排。”
“可是……”
“没什么可是,这是命令。”赫连恒道,“除了他二人麾下的人马,其他人即刻整备,两个时辰后出发。北堂去通知全军。”
“是!”
“等等,”宗锦忽地说,“我们不必怕……”
然而赫连恒却无视了他的话,甚至没叫他说完,直接道:“都退下吧。”“赫连恒……”
宗锦说什么,其他人当然是不会当回事的。唯独北堂列好似想听听他有何办法,可又不便开口,离开前还望了眼宗锦,往后才无奈地瘪瘪嘴,跟随其他人一并离开。
待到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,连影子都消失,赫连恒才突兀地拉住他的手腕:“随我来。”
“哈……”
他云里雾里地被赫连恒拉到了侧面的暖阁中,坐榻和小几上竟放着食盒。赫连恒带着他坐下,接着便打开了食盒,将里头的东西拿了出来。
那里头是个瓷盅,赫连恒刚揭开,一股浓郁的香味便冒了出来。
宗锦看看瓷盅,又看看赫连恒,不可置信道:“都三家出兵围剿你了,你还有心情叫我来吃东西?”
“怎么他们出兵,我们便不用再吃喝了?”赫连恒随意地说着,又从食盒里拿出碗和汤匙,神情平淡地盛了一碗出来,“这是枞坂的特色,白果鸡。”
“……”
“尝尝。”
“不是,赫连恒,我有正事同你说。”
“尝尝,”男人道,“边吃边说。”
昨夜宗锦就没吃什么,又和赫连恒折腾了半宿;睡到天才见亮,便出了景昭行刺之事……他是满心记挂着这些大事,忘了累忘了饿。如今嗅到这香气,他立时便觉着前胸贴后背,再怎么想谈正事,也忍不住食指大动。他再望了眼食盒内,里头空了:“你不喝?”
“你来之前尝过了,”赫连恒道,“觉得不错,才想叫你也尝尝。”
“哦……”
男人都这么说了,宗锦也不再推辞,当真端起碗尝了口里头的汤。温度刚刚好,还热着却并不烫嘴;被熬出香甜滋味的老母鸡和白果独有的轻微涩苦结合在一起,恰到好处地将腻味冲散。他连喝了两口,就觉得胃都暖和了起来,舒服得不行:“是不错……”
“你是有景昭的事与我说。”
“嗯对,景昭的事……也不止是景昭的事。”宗锦边吃边道,“我看你一点都不担心皇甫的动作。”
“担心自然是有些担心的,”赫连恒垂眼看他吃东西的模样,话说得很轻,像是怕会搅扰了这一刻的安宁,“只是担心无用,该来的总会来。”
这白果鸡的滋味着实不错,宗锦埋头吃着,丝毫没注意到赫连恒注视着他。
“我有一计,可让三家围剿不攻自破。”他说,“不过也没有十成十的把握,只能说……八成能行。”
“说说。”
“小崇他胆子小,没主见,从小便是这样;三家围剿的事,定然是皇甫牵头,司马太芙觉得可行,便让他这么做的。刚才话我并未说明,你还记得此前在久隆吗?虽说以前我的旧部都跟了洛辰欢,但还是有人认为洛辰欢一个外姓人,不配有这么大的权利。”
他说到这儿顿了顿,再端起碗一口将汤喝干净:“再来一碗。”
“嗯。”男人便真依言伺候他,一勺一勺替他再盛满。
宗锦自己都未发现,他从前是不喜欢人伺候的,目下看着男人替他盛汤,他竟然觉得很惬意。
不是被人伺候的惬意,而是另一种,说不清道不明的惬意。
“简单来说,尉迟内部分裂,一派以小崇为首,和司马亲近;一派忠于洛辰欢,和皇甫亲近。但生杀大权到底还是在小崇手里,不然尉迟家的长辈也是不会啃的。”
“确实,”男人将新盛好的汤放在他面前,“尉迟到底是大家,即便是想从内部蚕食,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。”
“嗯,所以,只要小崇心生疑虑,尉迟家便要撤兵。”宗锦接着道,“司马离御泉千里远,即便是派兵,如今也正在路上。”
“你的意思是?”
“你修书一封,给我那个没用的弟弟。”宗锦道,“便说‘尉迟府东南角桂花树,久隆文庙正东,另有三’,这样。”
“这是何意?”
“你照我说的做就行。”宗锦道,“然后就是景昭的事。”
“你说便是。”
宗锦忽地放下了手中的汤匙,抬眼看他,目光炙热而认真:“若是我求你,饶他一命,你同不同意?”
“即便我饶他一命,他也不可能再待在赫连四城之内了。”
“那,他戴罪立功呢?”
“此话怎讲。”
宗锦的眼神暗了暗:“我已经知道内鬼是谁了。但这是景昭透露给我的,若你答应既往不咎,我便告诉你。”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bi5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55.cc